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。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,也可以说是人们长期观察到的一种人生现象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不难发现,一些乐于助人、处处行善、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,尽管终日辛勤劳作,粗茶淡饭,却活得健康长寿,相反,那些心怀恶意、损人利己,与他人不能融洽相处的人,往往患病率高,寿命也比较短。一个人活在世上,如果多做好事,多为别人着想,积善成德,其身心就处于一种和谐的境地,良心安宁,泰然自若,就会感到越活越有意思,越活越有精神,这自然是健康长寿的首要条件。一个人要想寿长,提高健康水平,就要心善,提高道德水平,做到:众善皆行,诸恶莫作。
中国传统道德观十分重视修身养性,《大学》开篇便讲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《黄帝内经》里有关“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劳作”,使人“形与神俱”等论述,既是医术,也是道德观。儒家道德中的“仁”、“义”等规范,不仅有社会意义,其养生价值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道德的作用不仅仅是维护社会机体的健康,而且也关注着每个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。道德的基本范畴“善”,是指各种各样符合道德规范的想法和行为。依据“善”的原则所产生的诸多规范,有一部分是修性之道,有相当一部分是养生之道,关注的都是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。孔夫子给后人留下三字真言,叫做“仁者寿”。何谓“仁”?孔子说:“仁者,爱人也。”孟子说: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一个人品德高尚,以仁爱之心待人,积德行善,乐于助人,就能赢得众人的好感和信任,大家对他爱之敬之。人生活在这样融洽、温暖、友爱、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,自然轻松且愉快,心旷神怡,坦然,安然加悠然,哪有不长寿之理?史书称,尧和舜都长寿,这同他们仁爱慈善、为政以德不能说没有关系。唐代“药圣”孙思邈,也从医学角度提出了“德行不克,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”的理论。鲁迅先生说过:“无论古今,谁都知道,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放纵自己,十恶不赦,就是天天喝三鞭酒也无效,简直非‘寿终正寝’不可的。”
有趣的是,现代医学也认为善恶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命,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3000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调查,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共同就这个问题调查了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人,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同。从心理学角度讲,一个乐施好善的人,能激发人们对他的感激、友爱之情,从而使其获得内心的温暖和满足。“有德容乃大,无私心自安”,大大缓解生活中出现的焦虑和不适。从人体免疫学的角度看,乐施好善、常做好事,有益于人体的免疫系统,良好的人际感受有助大脑生产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化学物质。这就告诫我们,要想延年益寿,就得把品德修养放在首位,多做善事、好事。正如古人邵雍所说:“始知行义修仁者,便是延年益寿人。”